全脑国学教育指导师

2017-09-08
1201

一、国学政策

   国学精髓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沉积下来的精华语。“国学”又称“汉学”或“中国学”,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。它包括中国古代的思想、哲学、历史、地理、政治、经济旁及书画、音乐、术数、医学、星相、建筑等诸多方面。

教育部“十二五”规划课题《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》课题组执行主任张健在报道中介绍说,目前国家提倡的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”至少应该包括国学经典、传统艺术和民俗文化三部分。但一些学校认为,学学《弟子规》、背背《论语》就是国学教育了,忽视了传统文化中经典、艺术、民俗的相互关联性和整体性,没有从各年龄段的差异性去构建完整的中小学传统文化课堂。另一方面,想找到各领域文化融会贯通的国学教师也是个难题。教国学的老师应该精通儒释道兵医艺多个门类的文化,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。但目前,并没有哪所高校专门培养“国学人才”,甚至没有“国学专业”。


二、真正发挥国学对民族素质提升的教育


   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,中华民族能维系几千年而未被世界所淘汰,无疑是博大精深的国学文化支撑着我们的民族命脉。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,国学已经深深植根于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与骨髓,其绵延不绝的文化张力直到21世纪的今天依旧滋润着人类的心灵。从上世纪80年代的“文化热”到90年代开始的“国学热”,中国文化复苏的波澜不断涌起。进入新世纪以来,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,与国际社会的交往日益频繁,全世界相继建立了100多所孔子学院,中国人复兴传统文化的愿望日益强烈,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国学越发显示出独特的价值。从一定意义上说,“国学”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之源。79.1%的受访者认为,对于青少年而言,国学在道德层面具有重大的引领作用,在人生意义的层面及现实层面都具有不可忽略的教育作用,它可以润滑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。我们应在全社会的基础教育这一关键环节加入国学教育,将国学的精髓真正发扬光大,真正发挥好国学对民族素质提升的教育引领作用。


三、弥补巨大的师资缺口


“一带一路”

国学师资全国的缺口

据亚洲协会估计,在2015年有5%的美国学生学习中文,那时需要5000~7000名汉语老师,可当时只有500~700名,目前,教师缺口更大。

从2016年开始,教育部在高校本科专业增设“国学专业”,目前东北师大、北京联合大学等高校已经在考虑招收“国学专业”学生。据了解,至2015年5月末,国家以及教育部的传统文化相关课题组已完成了幼儿园、小学、初中、高中、大学、成人教育(全国领导干部国学教育系列教材)、海外汉文化教育近700册传统文化标准化教材研发工作。其中,中小学传统文化教材又根据全国各省/直辖市的地域文化的不同样貌,分别编写了全国26个省/市的“国学与地区文化”相融合的地区版专用教材,并首次提出了中小学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目标是“青少年完美人格教育”。目前,北京的通州区和大兴区也在使用中小学传统文化教材。教材试点工作将于今年完成,之后该套教材将申报国家级教材,通过验收后将向全国推广

国内:2014年3月26日,教育部印发《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》,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,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。

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看望师生时说到“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,我觉得‘去中国化’是很悲哀的。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,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。”

中国传统文化近几年越来越受关注,各学校纷纷在教学计划中增加“国学”课程,全国的“国学教师”缺口很大。为了改变这一状况,明年教育部的高校专业设置中将首次增设“国学教育本科专业”。教育部“十二五”规划课题《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》课题组执行主任张健介绍,目前国家提倡的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”至少应该包括国学经典传统艺术民俗文化三个部分。


全脑国学教育指导师课时设置安排

时间


内容

讲师

第一天

上午

国学基础理论+体验(一)


下午

国学基础理论+体验(二)


第二天

上午

全脑理论+体验(一)


下午

实操课程讲解(一)


第三天

上午

实操模拟演练(一)


下午

实操课程讲解(二)


第四天

上午

实操模式(二)


下午

实操课程讲解(二)


第五天

上午

实操模式(二)


下午

笔试+面试